天然免疫创新研究群体顺利结题 |
( 2013-12-12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天然免疫系统与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创新研究群体2013年10月28日在北京顺利结题。 本创新群体围绕粘膜天然免疫与疾病机理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肝脏、肺脏、肠道、生殖等粘膜免疫中天然免疫细胞的共有免疫学特性、功能及其与重大疾病(肿瘤、感染、自身免疫病、器官/骨髓排异等)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并发现与开发新型免疫治疗靶点、免疫治疗技术及其产品。 本群体学术带头人田志刚教授、学术骨干孙宝林、廉哲雄、孙汭、魏海明、肖卫华、周荣斌、白丽、江维教授等,围绕上述研究目标,开展多项研究工作,2011年以来以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43篇,其中SCI影响因子大于5杂志23篇, PNAS以上杂志14篇, 包括Immunity 1篇,J Clin Invest 1篇,J Exp Med 1篇,Nat Commun 2篇, Gastroenterology 1篇, Hepatology 6篇,PNAS 2篇,PLoS Pathog 1篇,J Autoimmunity 3篇, J Immunol 4篇,J Virol 1篇等。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主要学术成果简述如下: 1、在天然免疫细胞发育分化方面,发现IGF-1、IL-15等关键分子调控人类NK细胞的分化增殖,创建NK细胞体外扩增千倍量级技术,发现胚胎局部NK细胞高表达miR-483-3p,控制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功能(Nature Commun 2013a)。 2、在肝脏天然免疫研究方面,发现成年肝脏特有一群DX5-CD49a+ NK细胞(占肝脏总NK细胞约50%),该NK细胞由成年肝脏造血干/祖细胞在肝内独立发育分化并获免疫记忆功能(J Clin Invest 2013);发现HBV持续性感染小鼠肝脏枯否细胞驯化出特殊的细胞亚群Tr1细胞,该细胞可以迁移至外周淋巴结,对Tfh细胞和GC-B细胞行使负向调节,导致HBV免疫耐受(Hepatology 2013;PNAS 2013a)。 3、在粘膜天然免疫研究方面,发现Omega-3脂肪酸可以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相关的炎症从而缓解高脂食物诱发的2型糖尿病(Immunity 2013); 发现呼吸道共生菌可维持肺脏免疫稳态并抵抗流感病毒导致的急性肺损伤(Nat Commun, 2013b);发现子宫蜕膜NK细胞产生IFNg,拮抗Th17细胞的炎症作用, 维持胚胎免疫耐受(PNAS,2013b)。 4、在重要疾病的粘膜天然免疫研究方面,创建一系列小鼠肝炎模型,发现NKG2D、CD1d等NK细胞受体的单抗或干扰RNA可阻止NK细胞过度活化而治疗暴发性肝炎、肝再生受损和肝纤维化(Hepatology,2011; 2012a, 2012b);临床研究中证实HBV感染导致病人整体NK细胞功能低下,揭示抑制型受体NKG2A高表达是HBV持续感染的分子机制,靶向该受体的单抗可逆转HBV免疫耐受并清除病毒(201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PloS Pathog 2012;Gastroenterology 2013等),Gastroenterology专题评论称“靶向NKG2A为潜在的HBV新干预策略”。 |